快来学习|护理学专业认证应知应会知识(一)
日期:2024-09-08 11:35:25  发布人:hhxyyx 

1.什么是护理学专业认证?

护理学专业认证是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0个一级指标,40个二级指标,以下简称《标准》)。学校自评和外部专家考察评审,以确定护理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或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同时帮助学校找出弱项或差距,指出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向,保证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会同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开展护理学专业认证工作。

2.专业认证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一是用可接受的最低标准对专业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使公众、学校和学生的利益得到基本保障;二是力图通过制定评估教学效果的准则,通过持续的自评、专家评审、咨询和服务等,以鼓励和促进相关专业改进工作,提高质量。

3.专业认证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帮助学校建立某种规范,或为学校提供某种参照,帮助学校建立一套科学的、可行的办学理念和发展远景,以促进学校健康、持续的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形成和充分利用,保证受教育者的权益得到更好地体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信誉度。

4.护理学专业认证工作有什么特点?

(1)本科教育为基点,各校可以有自己延伸的空间;

(2)规定了毕业生必须达到的培养目标;

(3)认证工作把教育结果与过程结合起来,《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作为认证的依据,不用于院校护理学专业的排序。

5.护理学专业认证工作的重点?

(1)教育理念重点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改革课程计划、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考试评价方法、运行机制等。

(3)教育管理决策过程、质量控制、管理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4)教育质量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6.护理学专业认证的基本步骤?

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基本步骤包括7个阶段:学校申请认证、学校自评、专家审阅《自评报告》、现场考查、提出认证结论建议、审议和做出认证结论,认证状态保持。

7.护理学专业认证的标准和指标是什么?

《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包括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及本科护理学专业办学标准两大部分。本科护理学专业教育分类目标包括: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

本科护理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包含10个一级指标,40个二级指标。10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宗旨及目标、教育计划、学生成绩评定、学生、教师、教育资源、教育评价、科学研究、管理与行政、改革与发展。

8.专业认证现场考察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1)听,听取相关专业学院院长报告。

(2)谈,召开管理干部、教师、学生等各个层面的座谈会。

(3)访,访问支撑教研室、承担护理专业教学任务的单位。以专家提问为主,各单位简要汇报。考察医疗、科研、教学平台,实践场地。

(4)察,主要是现场听课,考察知识和技能项目的考核,临床查房检查等。特别是教学相关资料的检查。

9.专业认证的结论分类?

认证结论不分等级,只给出的是其专业是否符合认证标准的评价(通常分为完全认可、有条件认可和不予认可三种结论)。

(1)完全认可。认证期限一般与学制年限一致。

(2)有条件认可。教育质量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根据存在的实际问题由专家委员会确定认证期限,认证期限为3年,被认证院校对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报告,再予以新的评估认证。

(3)不予认可。

10.护理学专业认证的好处是什么?

护理学专业认证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质,促进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也有助于提高护理学专业在行业内的声誉和地位。用可接受的最低标准对专业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使公众、学校和学生的利益得到基本保障;通过制定教学效果的准则,通过持续的自评、专家评审、咨询和服务等,以鼓励和促进相关专业工作,提高质量。

11.护理学专业认证的程序是什么?

(1)专业建设汇报会;

(2)考察基础办学条件;

(3)召开教职工座谈会;

(4)召开护理学专业学生座谈会;

(5)随机听取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

(6)走访职能部门及相关学院;

(7)走访护理学院并查看专业建设材料;

(8)考察附属医院(包括听取汇报、查看材料、带教人员座谈会、实习生座谈会、实习生临床技能考核等);

(9)考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专业认证结果反馈会。

12.《标准》把握的三大原则有哪些?

(1)突出学生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

(2)突出产出导向。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

(3)突出持续改进。强调做好教学工作要建立学校质量保障体系,要把常态监测与定期评估有机结合,及时评价、及时反馈、持续改进,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核发:hhxyyx 点击数:1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