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学院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医学学科特色,创新构建"专业+服务"双螺旋育人体系,引领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中淬炼医者仁心,在躬身实践中锻造过硬本领。2025年,学院志愿服务工作捷报频传:荣膺黄淮学院志愿服务先进单位、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ER-救护协会"核心项目《"青春医站"校园急救赋能计划》获校级志愿服务重点立项,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医学生"精医尚德、知行合一"的使命担当。
专业赋能,打造特色志愿品牌
医学院立足医学教育优势,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项目化转型。以"ER-救护协会"为标杆,构建"教学-实训-考核-认证"四维培训体系,将急救技能转化为情景式实践课程。项目负责人李铮介绍:"我们创新开发'黄金四分钟'互动实训,通过模拟心搏骤停、气道异物等突发场景,让2000余名师生掌握急救技能。"此外,学院持续深化“医路同行”健康义诊、“关爱银铃”老年健康管理等志愿服务项目,形成“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良性循环。
实践铸魂,搭建多维育人平台
学院将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打造"三下乡""返家乡"等实践品牌。今冬寒假,百余名"红马甲"医学生分赴全国39个县区,开展健康扶贫、云支教、反诈宣传等特色服务。护理学2205B班邹欣同学在实践报告中写道:“在乡镇卫生院的实践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分量。我深刻体会到医护人员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更加坚定了投身医疗卫生事业的理想信念。”
创新领航,探索智慧服务模式
学院紧跟"互联网+"战略,开发"AI急救培训"等数字平台。通过VR急救模拟程序让受训者身临其境处理突发状况。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卉表示:"未来我们将深化'医教协同'机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实践基地,探索'5G+智慧医疗'服务模式,让青春在守护人民健康的征程中绽放绚丽光彩。"
从校园急救先锋到乡村振兴健康使者,医学院志愿者们用专业技能传递温暖,用医者仁心书写担当。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既是对过往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新征程上,医学院将继续拓展服务维度,强化实践育人效能,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济世本领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撰稿:陈妞 初审:李铮 复审:张卉 终审:刘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