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小贴士(一)
日期:2022-07-18 00:00:00  发布人:医学院 

心理健康一直是困扰社会的重点问题,随着如今信息网络时代迅速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然成为了社会的关注点,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从根源去了解心理健康是什么,从而找合适的方法来应对。

心理健康具体是指什么呢?其实就是身体健康,往往我们所认知的身体健康仅仅指生理上的健康,但真正的身体健康不但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也指人具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据研究资料证明,人的生理和心理关系非常密切,如果心理状态出现异常,对身体健康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专家指出:大众所熟知的“心理健康”,意味着从健康的视角来解决心理问题,不可避免的带上个人化的色彩。而事实上 ,大量心理问题的根源并不在当事人自己,社会环境需要承担更多责任。因此“心理安全”更强调社会责任,强调身边的人、团体、社会组织相互守护,营造出全社会健康稳定的环境,共同促进其中个体的身心健康。当今社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大学生作为一个主要的社会群体,正处在青春晚期到成人期的过渡时期,霍林沃思将此阶段形象地称为“第二心理断乳期”,也更易受到各种各样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调节不及时,就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这就需要学校及老师的重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展讲课进行调节,让心理健康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培养身体心理全面健康的高素质大学生。

那么真正的心理健康有什么样的益处呢?健康的心理不仅可以减少身心疾病的产生,而且可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促使疾病康复。心理健康的人,能正视现实,展望未来;能注重实际,不胡思乱想;能接纳挫折,积极应对;能有理有情,情理相融。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活动中自觉性和坚持性都很高;善于调节自己,应对各种复杂情景,这对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心理健康的人乐观、富有情趣、充满活力,这样的人生活质量高。而当代大学生正缺乏这种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随时保持乐观的心态,不因身边环境而移动心性。

我们大学生不应该只注重身体上的健康,更应关注心理上的健康,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建设未来,为社会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李铮  初审:张卉  终审:刘华伟)

核发:0 点击数:113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